“敦煌韵•丝路情”综艺主题晚会 燃亮乌兰巴托夜空为不断提升中蒙两国文化交流合作,通过中国元素、使中国好音乐好舞蹈好剧目在蒙古人民心中不断认同、接收和传播,加深对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了解和认同,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2018年“欢乐春节”品牌项目持续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1月29日,甘肃省歌剧院为蒙古民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敦煌韵·丝路情”综艺主题晚会,演出受到蒙古民众热情欢迎和广泛好评。“敦煌韵·丝路情”综艺主题晚会是集歌舞乐一体,地域特色突出,中国元素凸显,既承载了华夏文明的古典情韵,又展示出现代中国的时尚潮流。值此中国新春佳节和蒙古白月节来临之际,“盛宴”为蒙古民众、生活在蒙古的华人华侨、留学生、志愿者老师带来了祖国人民的温暖和最真挚的祝福。 整台晚会由传统民间乐器演奏,戏曲表演、经典敦煌舞蹈、杂技技艺组成,开场舞《欢庆》用舞蹈的情奔放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敦煌舞《千手观音》根据中国敦煌莫高窟元代壁画“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创作,神奇灿烂的千手观音是赐福人间的菩萨,吉祥如意的手姿千变万化,金光闪闪,令人心驰神往,象征着无数双拯救生命的慈祥仁爱之手。 《千手观音》 中国民歌演唱《茉莉花》是世界各国人民眼中中国民歌的代表作,作品旋律优美,波动流畅,感情细腻。 《茉莉花》 国粹京剧《花旦》表现了妙龄少女的天真烂漫和活泼开朗,通过其犀利眼神、敏捷灵巧腰肢、伶俐灵动舞姿,展示出中国戏曲文化的精湛涵厚。 戏曲舞《花旦》 艺术家专门学唱蒙古流行歌曲,把《候鸟》和《乌兰巴托之夜》两首在蒙古流传度很高现场演绎,用中国人的视角去演绎遥远异国艺术,让艺术融合两国文化,文化促进两国友谊。 《乌兰巴托的夜》 杂技表演《快乐的大厨》、《鞭技》震惊四座,特别是《滑稽》中“小丑”诙谐、滑稽的表演,得到了蒙古观众和小孩们的喜欢,手中变出的各种小猫小狗、骏马、吉他、天鹅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把中国特有的滑稽艺术献给蒙古民众,让在场家长和孩子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滑稽》 《鞭技》 回族舞《盖碗茶》 《裕固族姑娘就是我》 收尾歌舞《相亲相爱》由全体演员登台献艺,表现了世界各个民族,不同国度朋友如一家人一样和睦共处,相亲相爱的场景。 《相亲相爱》 晚会结束后,文化参赞兼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李薇上台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感谢艺术家精彩献艺。蒙方主要媒体SBN、ROYAL TV对整台晚会进行了全程现场报道。 |